“天井边麻石围栏的石隼结构、大面积的通花青砖墙等都是一直流传下来的祠堂之宝,也是先人们用心保护的结果。”与此同时,对于在历史长河中被毁坏的建筑构件,据介绍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复,祠堂的砖瓦已重新铺设,被蛀坏的梁柱全部更换,部分墙体、墙上的壁画以及屏风也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物指引等进行了翻新。
打造孔子文化中心,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两座历史文化建筑的旁边,还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岭南风格新建筑,即孔子文化中心。整体三座建筑呈对称结构,“2013年,经区、街、村三级资金投入和民间捐资,大龙村将位于阙里南宗祠旁的旧学校原址改建为‘大龙村孔子文化中心’,现在是广州市第一家村级孔子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仿古的孔子文化中心建筑内,宽敞明亮,随处可见古朴精致的文化宣传栏,内容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家风家训、廉政文化等相关,让村民在休息娱乐的同时,也感受着正能量的熏陶。该中心具备会议、就餐、讲学、演出、体育等功能,目前已被大龙街道办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及好家风好家训家教基地。
近年来,这里积极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如定期举办粤剧展演、喜庆年俗、趣味游园、大龙街孔子文化节和国际龙狮邀请赛等,篮球、武术和舞狮等也是该村文体活动的特色亮点,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推动文化兴盛,创新乡村善治
三座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在不断的传承保护中不断发展,而今,这里不仅是大龙村和岭南地区孔子文化的地标名片,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弘扬乡风文明、创新乡村善治的重要阵地。
2023年10月11日,阙里南宗祠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2574年的学童开笔仪式,该仪式共由法圣贤、正衣冠;启蒙始、书“人”字等五项议程组成。活动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据介绍,开笔礼是孔子诞盛大纪念活动中的一项,每年的孔子诞盛典,村里都会举办颇大规模的活动,当天的祭祀、聚餐和诵读《论语》及上演《阴骘井》剧目(反映大龙孔氏始迁祖孔元凯拾金不昧的故事)等成为祭孔活动重头戏。“孔子诞当晚,村里会大摆将近300席,场面非常热闹。对村民来说,这是亲戚朋友聚会的好机会,村里的外嫁女也会携家带口回来,香港、澳门的乡亲也会借机回家乡看看,增进彼此交流。”孔子诞辰活动融合了乡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是大龙村创建“一村一品牌”特色活动的重要项目。
以孔子文化和祠堂为核心,大龙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据介绍,大龙村对村内约8000平方米的闲置地盘进行了硬底化改造和微改造,昔日的荒地如今已变成村民们活动的小公园;石基镇中心小学大龙校区外的生态公园经过升级改造,面貌也焕然一新。公园内的凉亭以儒家五常中的“礼”为主题,被命名为“八礼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公园增添了文化气息。对于乡村环境治理,大龙村也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定了《大龙村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公约奖惩制度》。今年4月,大龙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称号。
策划 | 林如敏 刘云
统筹 | 梁怿韬 李春炜
文|记者 陈玉霞
图|记者 梁怿韬(另署名除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