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的國旗為綠色,中央為白色新月形,自 1750 年至 1818 年間稱為 Diriyah Emirate 的第一個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開始懸掛。隨著統一國王前往並控制納吉德,建國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Abdul Aziz)採用了沙特國旗。他移除了新月,取而代之的是以白色楷體書寫的沙哈达 (shahada),「除真主外,別無其他神」,並在銘文左側加上一條白色條紋。這面旗幟從 1902 年使用到 1921 年。
在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King Abdul Aziz)的旅途中,沙特兼併了許多省份,從 1921 年到 1926 年,沙特被稱為納吉德王國(Kingdom of Najd),國旗也隨之改變:沙哈達(shahada)變得更大,白色條紋移到右側,底部增加了一把白色劍。
在沙特國旗發展的第四階段,劍被移除,綠色國旗被一個白色框架包圍,中央是 Tawhid(一神教)。這面旗幟在 1926 年至 1932 年間以內吉德和希吉茲王國的名義懸掛。
隨著 1932 年沙特阿拉伯王國宣布成立,沙特國旗歷史上最重要的第五個階段開始了。國旗完全變成綠色,以白色書寫 「Tawhid「,下方描繪一把白色的劍,劍的末端表示 」Tawhid 」的開始。
沙特國旗發展的第六個(最後)階段是在 1973 年費薩爾國王在位時,由 Hafez Wahba 設計,他對國旗的大小和 Tauhid 做了一些小改動。他還改變了白劍的起點和終點。劍柄變得比一神教(相信有一位神存在)的開頭還低,劍尾則朝向桅桿,象徵著奮鬥的結束、力量和不可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