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胡谟敦副主任在市人大城建环资对口部门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1-29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岁末年初,召开人大与政府对口部门联席会议,是人大与政府工作加强联系的好传统、好做法。今天的对口部门联席会议,总结工作经验,交流工作思路,简短紧凑、内容丰富,达到了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的目的。

过去的一年,宁波城市建设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大事多,要事多,喜事也多: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完成减排任务,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有所提高;棚户区改造争取到了国开行贷款支持和政策试点,成片危旧房改造稳步推进;港口经济圈建设加快,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跻身世界四强;地铁2号线启航,全国首条无轨电车线开始运营,机场2期建设提速,综合交通功能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下,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城建环资领域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实际工作中与一线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外部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

困难和问题不仅仅限于城建环资领域,也不仅仅是宁波独有,尤其是结构性的问题、不均衡的问题、外部风险的问题,全国各地各方面都普遍存在。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适应新常态,开创新作为。中央时隔37年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与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充分传达了城建环资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和迫切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干好城建环资领域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人大监督政府,统一于党委领导,围绕于一致目标,服务于共同对象,只是因为分工不同,看待具体工作的角度、力度,执行具体任务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市人大常委会多年来,坚持把市委重视、政府关注、群众关切、人大可为的事项作为工作谋划的重点,立足于实效,着眼于促进。下面,我就宁波人大与政府如何进一步合力推进城建环资领域工作,谈四方面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同向”。“十三五”期间是解决结构性问题、补齐短板、控制风险的绝佳窗口期。市委就“十三五”发展提出建议,目标要求是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建设“四好示范区”,着力点主要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港口经济圈打造、宁波都市区构建和国际化水平提升这四个方面,抓手在推进产业、城市、港口和政府治理的转型。这些建议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远景,经人大审议后转化为地方国家意志,是政府正确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也是引导市场主体、社会成员行为的重要参考。

刚才,史小华同志通报的人大城建环资委明年工作安排,是在充分听取县(市)区人大、部分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建议,与政府领导和部门同志沟通,人大内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的,工作安排上积极回应了市委的战略决策和市政府的重心工作,具有工作任务的一致性。人大工作只有与党和国家大局相适应、相协调,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实现更大作为。政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向人大报告,听取人大意见既是法定职责,也是政府贯彻宗旨意识的工作要求。人大工作与政府工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相互配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一理论将对城建环资领域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知道,相对于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的改革就是通过要素的优化配置,来深化改革,来提升发展质量。借用供给侧改革,就城建环资领域的要素优化配置而言,我们需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在生态资源保护,城市建设升级上做加法;在去除城建领域过剩产能上做减法(去房地产库存、去商业综合体过剩等);在生态资源保护模式和城市建设地方标准战略上做乘法(如推进住宅产业化、标准化、精装化);在淘汰高地耗高能耗高物耗方面做除法(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和项目,不得突破污染物总量控制线)。

每个大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质,纵观大城市队伍,有上海国际大都市,有杭州省会城市,有深圳、苏州等同类兄弟城市,市委提出宁波要跻身大城市第一方队,宁波的特质是什么?比较优势是什么?究竟何去何从,如何扬长避短,补齐短板?如何争创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在新常态下,大变革、大转型的竞合时代,平台优势远胜于资本等要素优势,创新人才优势远胜于产业规模优势。而平台和人才,恰恰是宁波的短板。

我们讲宁波最大的优势在于港口,通常讲“港兴城兴,以港兴城”,但从现实经验看,有港衰城衰的,如利物浦;也有通过转型使港衰而城兴的,如威尼斯;还有曾经是某地域最大港口,港口发展停滞后,城市通过其他行业支撑起新发展的,如伦敦和纽约;也还有港兴城不兴的,如法国的拉哈弗尔。从世界港城空间关系发展看,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是港城互动发展的必备条件。城市发展、产业引导、地区生产力布局、城市规划建设与港口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同样是港口重化工布局,新加坡建造裕廊石化人工岛安置具有污染性强的石化工业,远离城市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展,避免石化工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造成港城环境冲突。日本横滨在重化工产业与人口密集的城区相邻地方,在设置生态空间防护隔离栏外,调整岸线布局,建造大片的海边绿地、临港公园等,既起到隔离作用,又使市民能够享受自然岸线。

著名作家龙应台有一段情怀满满的文字,比较大雨过后的国家:大雨下撑伞走,裤脚虽湿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是个发达国家。如果积水盈尺,店家的茶壶漂到了街头,小孩子在十字路口捞鱼,这大概是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好发挥好我们的最大优势,仍需深思慎行实干,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精明增长”方向,坚守以人为本导向,深入学习世界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深刻思考宁波港口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举措,深化推进港口经济圈的打造和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

二是要坚持依法治市,在善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上“同道”。与时俱进推进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以立法引领改革,使各项工作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序运行,是实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立法法新修以后,城建环资领域是地方立法的重点(立法法规定地方立法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在国家层面法律体系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地方层面人大立法的方向和着力点在哪里?我认为功夫要花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制体系和提高立法的实用性上。促使我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俗特色和时代风貌,守护好历史建筑,留存住人文遗存和历史记忆,治理好城市病,改善好生态环境,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市城建环资领域法制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前几届主要着力于我市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出台了市容环境、城市供水、市政设施、停车场、集体土地征拆等方面的法规,已渐成体系。本届以来主要着力于生态领域的立法,抓住生态和规划的融合,努力完成好环境保护规定、大气污染防治、生态区保护等立法项目,应该说体系也正逐渐成型。除了人大立法以外,城建环资领域的政府规章近年来也是数量不少,质量不低,较好地补充完善了地方法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讲“良法善治”。不是有了法就能治理好,首要看法本身是不是善的,再要看善不善于用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人大也好政府部门也好,都要为“立良法”守好责,都要为“行善治”尽好力,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本届以来,中央强调要人大发挥立法的主导作用,去年市委出台了进一步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主导作用的意见,明确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配合、各方协同、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人大立法主导的要求不是程序上的一般体现,更要是实体内容主张的体现。在市委领导下,人大如何主导好,关键要把握三个是否,一是是否实现了法定立法,不存在与上位法相抵触情况,有合法性基础;二是是否体现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期望要求,有合理性基础;三是是否反映了专业部门专业人士的意见,有科学性基础。我们要围绕这三方面,加强立法前选题沟通,调研时的密切交流,起草时的深度讨论,制定后的科学评估。此外,我们要做好人大立法和政府规章制定的有机对接,一些事项人大立法尚不成熟的,又确需法制保障的,可以先行政府规章制定,同时可探索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前移一关,对政府规章制定项目中的主要目标、核心问题、关键措施、法律依据等做好事先沟通了解,力争做到城建环资领域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零异议”。

三是要注重民生改善,在强化为民履职为民谋利上“同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我们的施政方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真诚关切民众呼声,把人民方便不方便,舒服不舒服,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病的治理、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寄予厚望。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做好城市工作需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和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考察宁波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我认为当前影响宁波城市发展的主要短板之一,是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的内在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历史形成的城市生产功能相对强化,产业重工化影响了产业体系自身的转型升级,也影响了城市生活功能和城市生态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民生是民之生命,民之生存,民之生活,有大有小,有直接有间接,衣食住行是民生,就医就学是民生,天蓝气净,良田清水同样也是民生,而且是民生之根本。相比较于劈山开路,建房搭桥等具体的民生实事工程,作为政府部门,更应从权力控制、制度防范、行政规范的角度来守住民生的底线,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美好期待。就宁波而言,民生底线的第一条是生态底线,对污染物要有刚性的总量控制;第二条是资源底线,土地资源、岸线资源、湿地资源等稀缺性自然环境资源要有有效的保护措施;第三条是发展底线,推进产业升级转型,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保证群众宜居宜业的可持续性。这三条底线不是割裂的,应是有机统一,内在联系于生产生活生态的。我们要守住三条底线,努力绘就宁波人民希望的阳光下生产、月光下消费、灯光下阅读、烛光下交流、波光下漫步的生活美景图。我认为,当前推进住宅产业化、标准化、精装化是联结生产生活生态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7.5%,住建部预估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能上升到35%左右,超过工业能耗成为第一用能领域。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住宅装修实现一体化设计施工,一次装修到位,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有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协调了居住功能与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关系。日本建造房子与我们国内流程有所区别,他们建造的主要构件都是在工厂实现标准化、预制化生产,管线铺设到一定楼层,精装修就开始进场,十分高效,公寓楼精装率达到100%。而我们现在,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二次装修带来的装修垃圾能达到2.3吨。有些小区交付十年住宅装修还没完成。此外,二次装修还造成噪声扰民,牵涉精力,影响房屋安全等等民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市住宅精装化经过几年努力,步伐在加快,但供应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远低于一线城市(上海60%,北京55%,广州、深圳70%,),趁城乡品质提升的战略机遇,成片危旧房屋改造,房地产去库存化的有利时机,推进我市住宅业升级,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优化。

 四是加强协调配合,在合力推进具体工作开展上“同行”。2016年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列出5项立法项目,6项监督工作,1项调研课题,考虑到今年要启动换届,省市委可能临时交给人大的任务会增多,相比2015年工作安排数量作了适当减少,但从人大内部横向看,还是数量大户。目前计划是12项具体工作,但也不局限于这12项,全国人大、省人大也会有工作任务下达,市委也可能根据情况需要临时增加任务。无论既定事项,还是新增动作,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多找问题短板,相互支持配合,协同推进,合力破解,保证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有些工作虽然指定的责任部门是一个,但是牵涉的工作可能是多部门的,如今年的生态保护区立法,涉及多部门职权和利益调整,关系市民重大利益,请各个部门要慎重对待,认真研究,积极作为,努力使制定的法规充分体现各方利益主张,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利。

本届以来,人大和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常委会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对接机制,为合力推进工作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人大城建环资工委要进一步增强主动对接意识,丰富信息沟通的手段,及时沟通反馈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请各对口部门把人大要求、代表意见和群众意愿纳入到各自工作中,摆上议程,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及时提供工作开展信息和相关资讯,增进人大对相关领域工作的了解,使每一项工作按规定、按程序,开好头、踏好步、踩好点、收好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