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六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10 作者: 周海杰 阅读次数: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今年7月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启动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人大积极主动,部门协同配合,选民热情参与,各项工作推进总体依法依规、平稳有序、风清气正。
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推动换届选举有序开展
做好这次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摆上重要位置,及早进行谋划部署。一是成立机构,建立机制。市委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常委会依法作出关于设立市选举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建立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落实人员、明确职责、畅通联系,切实加强换届选举统筹协调。为切实把好代表候选人“入口关”,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联审工作机制,细化审查内容,明确责任分工,将联审部门扩展到27家单位。二是出台意见,制定计划。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专门组织力量开展换届选举工作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认真起草市本级和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意见,报请市委批转。精心制定换届选举工作计划,明确前期准备、开展试点、全面推开、召开会议、搞好总结5个阶段组织实施,突出抓早抓细抓严抓实,为全面启动换届选举工作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三是召开会议,专题部署。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换届选举工作学习培训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换届选举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会精神,专题研究部署全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加强指导,积极推动。重视加强与区县(市)人大的工作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依法开展具体指导。各地相应成立工作机构,研究出台指导文件,广泛进行动员部署,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严明政治规矩,严守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
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换届纪律的重要指示,深刻汲取辽宁、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和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教训,切实把加强纪律教育和风气监督作为本次换届首要政治任务抓严抓实。一是突出教育为先。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凡是涉及换届选举的会议,都要求突出强调换届纪律和风气监督,并把警示教育片《镜鉴》作为必备教材。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观看视频、召开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教育引导换届选举相关人员深入总结反思,深刻汲取教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律意识。专门制订学习贯彻方案,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和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发文要求全市各级人大系统、人大代表及代表联络站抓好学习贯彻,坚持把严明政治规矩、严守换届纪律贯穿换届工作的始终。二是突出全程监督。市纪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严明换届纪律,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换届风气巡回督查,切实做到职责明晰、全程监督、责任倒查。积极开展对现有人大代表违纪违法情况的排查,江东区细化制定包含换届“九严禁”纪律要求的6大类36项负面言行清单,鄞州区紧扣换届时间节点对换届风气监督事项进行实时提醒。三是突出承诺在前。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及与换届选举相关人员签署换届纪律承诺书,通过领导带头、层层示范,促使各级干部进一步强化风清气正的纪律意识。奉化、宁海等地还建立人大代表参选承诺机制,切实增强参选代表的使命责任。
组织专题研讨,强化学习培训,夯实换届选举工作基础
针对换届选举工作法律性、政策性、程序性强以及人员新的特点,注重加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力求补齐工作短板。一是注重学习研讨。认真梳理《中央文件精神摘要》和《新“三法”涉及换届选举相关问题摘编》,深入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学深悟透政策法律规定。围绕“确保风清气正”、“把好代表入口关”、“依法组织选举”、“加强宣传引导”等主题,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交流研讨。针对本次换届选举工作人员新手多的情况,专门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专题辅导,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二是注重问题研究。针对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资格条件审查、保障流动人口选举权利等环节,认真梳理各地反映的问题清单20余条。对各项工作及时进行充实调整,通过联席会议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拟定应对措施。三是注重业务培训。举办全市换届选举工作培训班,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作相关法律政策和实务辅导讲座,组织江北、镇海等地人大在会上交流发言,就有关重点问题深入探讨。各地积极组织开展换届选举学习培训和问题研究,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和实施方案,不断夯实换届选举工作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精心组织试点,积累换届选举工作经验
结合宁波实际,主要分三个层面开展试点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市级试点。经与余姚市人大商定,确定泗门镇为全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市级试点单位。为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制定出台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突出试点内容,强化工作指导。多次赴泗门镇开展调研指导,全程参与并具体指导试点动员、选区划分、选举投票等各环节工作。余姚、泗门两级党委和人大高度重视,集中时间精力抽调精兵强将,紧紧抓住“八个关键点”,坚持做到“八个不走样”,确保了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成为全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第一个完成选举任务的试点镇。二是积极推进县级试点。根据工作需要,慈溪、宁海、象山分别确定横河镇、力洋镇、鹤浦镇为各自县级试点单位。围绕换届选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各试点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慈溪市针对代表初步候选人提名难的问题,注重加强对代表资源的再排摸、再调查,不断丰富代表资源库,同时加强代表人选资格预审和集中联审,坚决杜绝涉法涉罪人员“带病当选”。为严把代表候选人“入口关”,宁海县专门制定代表人选资格条件细化方案,力洋镇建立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即时集中联审制和选举全程记实对账制。象山县认真起草代表候选人资格联审办法和考察办法,严格工作程序,强化部门协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探索网上登记试点。北仑区是全市唯一列入省选民网上登记系统建设的试点单位,在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指导下,首次开展网上办理选民登记工作。为认真做好试点工作,北仑区人大组织区街道业务骨干、选区大学生村干部等工作人员赴上海市徐汇区等地学习考察,开展相关软件使用和选民登记工作培训,在全区各选区设立网上选民登记站。目前选民登记工作基本结束,全区累计网上登记选民369960人,户籍人口登记率达95.5%。随着上述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召开全市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为推进全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有效示范。
加强宣传引导,畅通信息渠道,营造换届选举良好氛围
全市各级人大积极配合党委宣传部门,共同推进换届选举宣传工作。一是强化换届宣传引导。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重,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会议简报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换届政策法律、选举工作动态的宣传报道力度,切实增强广大选民的人大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深入宣传选举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专门接受媒体采访,并将“答记者问”在《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和“甬派”新闻移动客户端上刊登、转发。同时根据选举工作进展情况,编发“换届选举工作简报”9期,反映各地换届选举工作动态及做法。特别是余姚泗门镇率先完成试点工作后,《浙江日报》以“换届选举36小时目击”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宁波日报》发表了“确保换届选举依法有序风清气正”的评论员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此,省人大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换届选举工作简报”转载。二是注重宣传形式多样。全市各地积极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卡通漫画、接受现场咨询、制作“图说宁波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宣传内容、上传“宁波发布”公众微信号和互联网转发等形式,灵活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加贴近、更加具体地宣传换届选举工作,充分激发广大选民群众的参选热情,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健全舆情管控机制。根据换届工作需要,首次将市网信办列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舆情收集和研判工作机制。海曙、北仑等地还建立换届工作24小时舆情监控机制,凡涉及换届风气的敏感信息、重要情况、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地还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切实防止不当炒作,为全市换届选举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本栏责编 陈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