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六期

我的英国之旅印象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10 作者: 田国栋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街道

英国的小镇风情万种,甚至连街道都有自己浓烈的风格。环顾四周,路边的房屋绝少雷同,即使室内结构大同小异,但从外面看,墙壁、门窗、屋顶,甚至门灯、台阶、草坪,无不体现着居住者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张显个性几乎是每一个英国居民的快乐源泉。

与房屋外在的迥异风格不同,小镇人的骨子里竟是出奇的一致,他们遵从统一的价值观,维护着不变的行为准则。

英国的汽车是右驾驶、左行车,这与地球上多数国家反其道而行之。英国的街道大多不宽,加上经常有人将车停在法规允许停靠的路边地段,偶尔还有骑自行车的孩子或锻炼身体的慢跑者,使得道路越发地狭窄了。因此,许多路段都有限速标志和醒目的测速拍摄装置,虽没有交通警察的身影,但那种威慑力丝毫未减。

驾驶者到了标有“停车”的路口,即使没有红绿灯也一定会减速停车,观察一下路况后再启动汽车。车子一旦发动了便风驰电擎。如果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暂停一下不仅不会影响你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反而保证了你的安全。

不仅如此,还经常会看到车内的人向对面或旁边的车子、行人、骑自行车的人打手势,示意对方先行。试问,谁不会被这种善意的礼让感动?于是形成了氛围友好的良性循环,被让路者会在后面的旅途中,心情愉快且情愿地谦让别人……

超市

有居民的地方就会有购物场所。英国小镇的超市规模普遍比我们国内要小得多,但商品同样琳琅满目,货源充足,不过有几项不同却很令人深思。

最令人吃惊的不同——英国超市里可以提着手袋、拎着书包,甚至拿着刚从别处购买的东西随意出入,绝对没人要求你存包封包,有无顺手牵羊,全凭自己的良心。国内超市到处都是存包处、储物柜,不禁有些叹息。也许是英国购物的人太少,也许是英国的监控系统比较完善,但我宁愿相信并衷心期待着,就算人很多,就算监控器还不到位,有一天国内的超市也可以任由人们手拿私人物品潇洒购物,而凭借的仅仅是诚实和信任。

最浪漫的不同——英国的超市有很多的花:鲜花、干花、各种鲜花的种子……价格从几十便士到几英镑不等。其实,超市周围的花店就有直接从农场运来销售的鲜花。人们生活中总是禁不住娇媚和芬芳的诱惑,购物之余顺手再为自己选上一束花,装饰房屋,美化花园,陶冶心情。

家宴

在英国小镇,我邂逅了一对英国老人,他们是年近古稀的罗毅和帕特。他们的家坐落在小镇一角,是一座幽静的别墅。

我应邀前去吃午餐,时间定在下午1点30分。按照英国人的习惯,赴宴不要提前,以便给主人留下充足准备的时间;但也不要迟到,否则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时,客人还应该备一些小礼物,无需贵重,只是为了表示谢意。此次拜访,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一瓶红酒、一束盛开的郁金香,还有一盒很有中国特色的石制塑像。

在主人热情的问候中,我被请进了宽敞的八角形餐厅用餐。头盘是一种英国特有的瓜和乳酪,那瓜看上去颇像火龙果,味道也相近,大家边聊边慢慢品尝。罗毅忽然想起了什么,走到陈列着精美瓷器、银器和酒的贮物柜旁,取出一瓶久藏的好酒,学着饭店侍者的样子,幽默地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然后利落地开启了瓶盖,逐一为我们斟酒。

主菜是帕特亲自动手烤制的十分香嫩的水牛肉,配有一盘熏土豆西兰花,一盘蒸菜心萝卜,以及多种口味的沙拉酱。当然还有新鲜的面包……最后是自制的甜点——苹果派、巧克力蛋糕和水果沙拉。

这是典型的英式家庭宴会。与国人的习惯不同,餐桌上没有觥筹交错,也不必喝得东倒西歪,酒自斟自饮,菜自取自吃,气氛轻松而融洽。进餐时相互间的轻言细语、谈笑风生更是一大特色,以至饭后看手表居然已是午后3点30分了。


  (本栏责编  郑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