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两院传真
信息来源: 宁波日报 发布日期:2018-01-11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2017年我区本级人才专项投入2.3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3%”“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2017年合计减税53.16亿元”“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运行机制,全年发放购房补贴4.3亿元、安家补助3000余万元”……
1月10日下午,在全市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上,来自10个区县(市)以及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的12名党委(党组)书记“一把手”作现场述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5家成员单位作书面述职,用详实而具体的“数据”,说成绩,讲不足,体现了“党管人才”的鲜明导向和“抢机遇、抢人才、抢项目”的紧迫感。
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宁波首次就“书记抓人才”工作开展专项述职评议,是中央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做出的明确部署,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人才强省导向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有效做法。
本地、本单位的人才工作有什么“短板”?在“党管人才”的履职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下一步又有怎样具体的“抢人”打算?现场,“一把手”们纷纷拿出具体的引才故事,亮出具有吸引力的引才举措,同时也毫不回避问题,提出了引才聚才的综合优势与本地的地位还不够相称、人才结构质量与区域发展需要还不够匹配等问题。
“我感觉很振奋。虽说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述职评议,但很明显地感觉到各地各部门领导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相信今后宁波人才工作一定可以干得更好,在和同类城市的‘抢人大战’中争得领先优势。”作为30名人才专家之一,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鲍海明全程参与会议,并对各地及相关部门的人才工作进行了打分。
另一名“国千”专家王鸣则用自己的例子为地方政府的人才工作“点赞”:“得知我的身体有些抱恙,当地政府当天就联系医疗机构进行详细诊断,在最短时间内安排我进行手术。可以说,政府是真的把人才当作家人,‘此心安处是吾乡’。”